如何看待我国高增长的财政收入

2024-05-17 23:31

1. 如何看待我国高增长的财政收入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
1、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财政收入的高增长,其中一半的财政是公仆拿、用、吃掉的,国家需要高增长的财政收入。
 
2、腐败现象带来的改革,顺带来了政府机构的增大,吃财政的人多了,也需要财政的高增长。
3、政府分工现在更加细化,需要财政的高增长。
4、我国在世界名列前茅的税收及各类政府性或机构性收费是财政高增长的保证。

如何看待我国高增长的财政收入

2. 如何理性看待财政收入增长快于GD

一、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适应新常态,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长久以来,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盲目攀比搞工业,重复投资上项目,肆意扩张借贷款,跟风决策建新区,吹捧包装玩概念,不仅造成了自然条件的严重破坏、资源承载的重大透支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而且造成了市场经济的表面繁荣、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财政收入的空转虚增等问题。
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始终能够“一枝独秀”、领衔演出,不被人指为“搭便车”,就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邪路,而是要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路。落实经济新常态要求,追求经济新常态目标,必将有利于地方政府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中国经济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新常态的背后是执政思维理念的重大转变。
新常态的提出,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逐步淡化使用。当然,新常态,既不意味着对经济发展连续探底的坐视不管,也不意味着对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的漠不关心,更不意味着对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的刻意打压。经济新常态,实际上是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甩掉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包袱,清除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障碍,突破GDP增长高于一切、财政预算必须连年递增的思维定势,解开层层加压指标值、层层签订军令状的权力束缚,不搞“一刀切”和“一锤定音”。
具体来说,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决不要带血的GDP,严防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事件的发生,体现稳中求进、事缓则圆的要求。就是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隐形政绩和显性政绩的关系,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潜心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坚决不做杀鸡取卵的蠢事,体现咬定青山不放松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统一。

3. 如何看待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看待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面对日益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又该怎样解决?
1994年来增幅首次进入个位数,既有经济增长因素也有政策因素
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6%,比2012、2013年分别回落4.3个和1.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9%,更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总体上看,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接近,这与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是基本匹配的。”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告别高速增长并在个位数徘徊,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刘尚希说,历史数据表明,在现行税制框架下,当经济增长低于8%时,税收增长通常会是个位数,出现两位数的增长是小概率事件。
据统计,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全国财政收入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8.6%的增幅首次进入个位数增长,为20年来最低。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主要是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工业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企业利润等指标增幅均不同程度回落,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幅相应放缓;二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下降,影响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增长;三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扩大,商品房销售额明显下滑,与之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回落较多;四是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等政策,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对财政形成减收。
在增速放缓的同时,增长分化是当前财政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8%和9.9%,第三产业税收增长加快,税收占比超过第二产业达到53.5%;从行业的角度看,一些行业税收明显增长,而另一些行业税收却在下降。比如,高新技术行业税收增长快于传统行业,这些都反映出经济结构的优化。
“这一变化也将带来财政的区域分化,尤其是依赖传统工业,服务业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可能出现增长停滞。”刘尚希认为,政府部门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充分准备。
财政的“紧日子”,要当做“正常日子”来过
“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使然,也是处于深度调整期的中国经济在财政收入上的必然反映,我们应当以平常心面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
高培勇认为,在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之后,伴随我国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财政收入的增速也在换挡。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收入增长放慢具有必然性,是在回归正常轨道。因此,财政“过紧日子”,其实是从此要“过正常日子”。只有以“过正常日子”的理念和思路承受财政收入放缓的压力,才能做好财政政策布局和相关收支安排。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既不能以收“过头税”和乱收费来增加财政收入,那样会让企业、社会雪上加霜;也不能无节制地扩大赤字,那样会加大政府债务风险,也是不可持续的。那么,在财政收入“吃紧”,政府没有那么多钱的情况下,财政刚性支出的增长怎么解决?
“从大的方面来说,必须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稳定,为市场的自我调节留足必要空间、提供有利条件,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重要保障。”高培勇认为,各级政府不仅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支出,而且在公共投资支出方面,也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主要用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领域,比如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
刘尚希认为,面对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政府应当减少点对点的资金扶持,而要将政策重点转向经济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的优化上来,让市场来主导行业、企业的优胜劣汰。同时,还要加大预算统筹力度,科学安排财政支出,立足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严堵跑冒滴漏,统筹财力花好用好每一分钱
让财政资金花到实处、发挥更大效益,全面深化财税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的收支行为至关重要。近期,国务院频频出台举措,改进预算制度、建立财政收支管理新机制,把沉淀闲置的钱收回,把挤占挪用的钱归位,把“跑冒滴漏”的钱堵住。
——中央和地方联动,盘活各领域财政“沉睡”资金,提高使用效益。
——在全国集中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治理行动,堵住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洞。治理范围涵盖从中央到县乡的机关事业单位,治理内容包括“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以及虚报人员套取财政资金等各种名目的“吃空饷”。
——在全国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通过科学测算,对未来几年财政收支进行统筹安排,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资金需求很大。而财政资金有限,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这就需要创新投入方式,更多地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刘尚希表示,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扶贫开发等,可以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让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本报记者 李丽辉)(完)

如何看待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4. 如何看待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政府财政收入远远超过GDP增长率是必然的。

这是因为GDP增长率是扣除通胀因素的。GDP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统计局一般公布的是名义GDP总量,但是GDP增长率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实际GDP增长率,你会注意到,一般是这样说的:“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x.xx%”。

而政府财政收入仅是以货币量计算,并未扣除钞票的通胀因素,所以,是包含了通胀的。

我国名义GDP总规模,2011年是471564亿,2010年397983亿,不扣除通胀的话,是18.48%的增量。而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 同比增24.8%。因此,以这样的数据来对比,财政收入和GDP基本保持了同等幅度的增长,并没有太离谱。

5.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的?

个人认为主要是早期时候是冷战时代结束不久,在70年代各国都对中国实施禁运政策。直到小平同志开始南巡,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行动。中国经济那时是公有制,所有的公司,工厂都是国家的,没有私人的产业,改革开放后私人产业开始冒头,随后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小,现在国家的经济有百分之65以上是私有产业了。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的?

6. 财政收入过快增长会造成

首先,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过度膨胀,将伤及经济与财政的关系。不管经济发展状况多么好,也不管财政有怎样的需要,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的关系都不能变。目前财政收入的增势,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成果的反映了,其中有不少人为因素的推动,因为从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财政收入并不具备这样的增长基础,特别是中小企业,不仅受到融资难的制约,而且受到税负重的影响。照这样的增势发展下去,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将受到破坏,财政对经济将产生干扰和破坏。
    第二,连续不断的大幅超收,已使预算的刚性越来越差。这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的增长已失去了预算的控制,财政支出则在收入的无度增长下变得随意性很强。按照《预算法》规定,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都不能严重突破年初预算,而按照国际惯例,年终决算和年初预算之间的差异不能超过5%。但是,分税制以来的18年,哪年不是远超这一惯例?如此,预算还有何刚性可言?
    第三,财政收入的无度增长,必然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俗话说“钱越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就越容易”。每年超预算的收入是按照怎样的原则分配和使用的,财政部门没有公开,审计部门没有公布过审计结果,监督部门也没有提出过要求,可谓轰轰烈烈地增长,悄无声息地使用。完全没有刚性的收入与支出,怎么可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四,预算没有刚性,国家出台的减税政策将难以落实。眼下,为了帮助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中央决定实施结构性减税。可问题在于,在预算失去刚性,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充满期待、充满需要、充满热情的情况下,这项减收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吗?地方政府能够容忍因为减税政策的实施而使财政收入增长受到影响吗?更何况,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土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地方可支配的财力大量减少,已习惯了大进大出的地方政府,会以怎样的心态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会不会出现一手减税、一手从其他渠道“回收”的现象?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7. 为什么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越来越快?

1.增长的原因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政府经济干预政策;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更加突出,市场机制不能完全有效地配置整个社会资源。政府需要对资源进行再分配,以达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政治因素:政治形势与行政效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大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司法体系和管理体系来规范行动者的社会经济活动。2.社会因素:人口、文化等城市化和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堵,需要政府干预和调控。最后,教育、娱乐、文化、卫生保健和福利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的收入弹性,这要求本局增加在这些领域的支出。也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增加的更快,政府应该为此目的增加支出。 国际关系。金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政府将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集中起来满足公共需求,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和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的一种收支活动。 拓展资料财政收支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矛盾对立的统一。纵观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增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上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经济现象,但同时也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公共财政的职能不应减少,而应扩大,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发展时期,在改革的成本、各种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阶段,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对财政支出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什么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越来越快?

8.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反映了什么问题?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又称为财政依存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GDP分配中,国家(或地方)所得占的比重。一般来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家(或地方)财力越充足。作为一项监督指标,它表明财政收入的规模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扩大。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不仅与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受到国家财税政策、税收征管强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运行质量高、第一产业比重低、新兴行业、资源型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比重大的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比较高。由于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涉农企业、福利企业等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企业如果在地方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高,也有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偏低。另外,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部分行业的增加值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和固定资产折旧构成,对GDP有贡献,但对财政收入却没有太大贡献,如果这些行业比重高,也可能使得该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其它地区。除上述原因之外,财政收入与GDP核算口径的不一致,也会使得地区之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不可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